农区害鼠防控技术
农区害鼠具有活动范围广、迁移能力强、繁殖速度快、警惕性高、隐蔽性强的特点,不仅危害各种农作物,还传播多种人畜疾病,给农业生产、农区生态环境和农村公共卫生均造成严重危害。据近日调查,太平镇、山塘镇每公顷有效洞10-13个,太和镇、浸潭镇每公顷有效洞11-13个,为有效保障我区农业生产安全,在了解鼠害基本规律的基础上,应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防治措施,本着“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春秋结合,春防为主”的原则,因时、因地、因作物区别对待,以生态灭鼠为基础,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,统一行动,做好防治工作,具体防控措施如下:
一、物理灭鼠。采用捕鼠夹、捕鼠笼、粘鼠板等装置或人工设置陷阱捕杀害鼠。
二、化学灭鼠。在鼠害猖獗时进行大面积统防统治,选用敌鼠钠盐、溴敌隆、大隆等灭鼠剂。为了确保人畜安全,投放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投放,野外投放毒饵后应禁牧。农舍在投药期间必须要管好食品、饲料、水源和畜禽。
三、生态灭鼠。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采取耕作制度调整、农舍环境卫生整治和农事活动等措施,恶化害鼠栖息、取食、繁殖环境。
四、生物灭鼠。保护利用猫、猫头鹰、蛇、鼬等鼠类天敌,应用对人、畜安全而对害鼠有较强致病力的生物制剂控制害鼠数量。
五、农业措施防治
1、科学调整作物布局,连片种植,可减少食源,并且有利于统一统治。
2、彻底清除田间、地头、渠边杂草杂物,消灭荒地,以便发现、破坏、堵塞鼠洞,减少害鼠栖息藏身之处。
3、采取深耕作和精耕细作,消灭害鼠。
4、灌水灭鼠。